今天小金就给大家带来五第人格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近娃的画风有所转变。
做的手工也有些奇怪。
这些转变都源于这套叫做《第五人格》的卡牌,它是网易开发的非对称性对抗手游《第五人格》的衍生产品。如果你也给孩子买了,对上面的图画和手工就会产生共鸣。然而就是这套卡牌,把家长圈班级群搅得鸡犬不宁、沸沸扬扬。
不要告诉我你不知道《第五人格》卡牌,这可是一套在当今小学生圈中很火的卡牌。好吧,如果你确实不了解,那么你知道“斗笔”游戏吧,或者“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美眉跳芭蕾”,因为在我看来这些和卡牌是一回事儿。如果对这些都一无所知的话,我很质疑你和孩子之间是如何沟通的,你们之间的亲子关系还OK吗?
这是娃学校流行的版本,2017年娃亲笔手抄,还让我复印多张传给小伙伴。
言归正传,在娃的央求下也给他买了,并且买了两套卡牌,花了100多元。
并不是因为考试成绩而奖励给他的,而是我们家长期以来实行的积分制,娃用阅读、写作、学习努力等行为表现积攒的积分兑换的。积分兑奖当然先要经过我的审核,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贵,几张破纸片卖那么贵,而且店掌柜牛气十足,没有谈价格的空间,大有“你不要自有人要”的气势。第二感觉是卡片人物形象略微诡异了一些,但谈不上黄色暴力,娃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有,还送给娃几张。略加权衡后我就给娃买了,以兑现积分制的约定。
之后应娃的要求又买了第二套卡牌,更贵,当然也是要抵扣掉相应积分的。我的一点私心是,把娃之前累积的积分多消灭一些,让娃有更多动力去攒积分。
买卡牌的同时和娃约法三章:第一不准带到学校去玩,第二必须做完作业后才能玩,第三自己管理和收拾,如果玩好不收拾被太太清理掉了概不负责。娃都一一答应。
卡牌到手后,娃很喜欢,在约法三章的范围内赏玩摆弄,可管可控,这和和之前买的三国演义人偶情况类似,基本上是喜爱不痴迷、玩物不丧志。
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套卡牌,居然在家长圈引发轩然大波,这套卡牌真的是洪水猛兽吗?
通过观察,我研究家长们的投诉建议,主要有“三怕”:一怕影响学习、二怕影响心理、三怕痴迷上瘾。下面针对这“三怕”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01
影响学习
凡是影响孩子学习的事情,就是与孩子为敌。就是与家长为敌,就是与人民为敌,必须灭之而后快,而且最好是从源头上扑灭(停止发售),从而省心省力,这是大部分家长朴素的哲学观点。
但在我看来,卡牌就是一套扑克。扑克,可以用来赌博,也可以用来算24点,前者是恶习,后者是益智游戏。所以,卡牌本身并无正邪之说,全在使用方法。
我建议爸妈可以像我一样,给孩子买卡牌或玩具时,事先约法三章,约定玩卡牌的时间、地点、时长等条件。也就是说,事先和孩子申明卡牌的物权归属,孩子只在有限范围内拥有卡牌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如果超越范围,所有权将被剥夺。
通过对卡牌使用权的限定,我相信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会成为学习的动力,孩子一定会抓紧做完作业,享受有限的卡牌娱乐时光。
要注意的是,对卡牌物权的定义必须事先进行,和孩子达成一致意见后再买。否则就是默认孩子对卡牌拥有无限制使用权。事先不说好,事后粗暴干涉,就是对卡牌物权和孩子自尊心的无情践踏。
02
影响心理
一些家长认为,卡牌人物形象诡异、背景颜色昏暗、有消极的心理暗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这种被称为哥特式画风的图画,我完全没有察觉消极心理暗示,恐怖倒是稍有一些,但这种恐怖也就是《植物大战僵尸》的级别而已。
我觉得家长想太多。孩子们是用卡牌来玩耍找乐子的好吧,没见过哪个孩子看着卡牌愁肠寸断、黯然神伤的。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应该是学业压力、成绩排名、暴力管教、缺少关爱等问题吧,其次。如果孩子是抑郁质的心理气质,文学作品对其心理影响远远高于实体物品。
所以,不要把成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稍有头脑的家长站在孩子的立场想想就不会有上述担心。
03
沉迷上瘾
玩卡牌沉迷上瘾恐怕是家长最大的担心,其实大可不必。网游是自带上瘾性的,卡牌不是。在粘着程度上,卡牌和其他玩具一样。是否会沉迷其中,一方面取决于孩子的自控力,另一方面需要家长事先订立规矩,上面已经说过,两方面结合起来,每天玩卡牌定时定量,形成习惯就OK了。据知情人透露,绝大部分小朋友也就是买卡牌玩卡牌换卡牌而已,只有个别在玩手游。顺便提一句,这个知情人就是超超。
关于沉迷上瘾,多说几句。有人觉得要分好的沉迷和坏的沉迷,比如沉迷读书、沉迷学习就是好的、值得鼓励的。
我却认为,童年阶段不宜过度沉迷于一个爱好或一件事情,哪怕是阅读和学习。应该利用童年时间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和这个缤纷多姿的世界来个亲密全接触,而不是偏执于一个学科分支或一类事情。就好像谈恋爱处对象,有条件多处几个再考虑谈婚论嫁。
都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那么,等孩子长大成人、心智健全后再偏执吧。
04
社交需要
在部分家长看来会影响学习和心理的卡牌,其实是孩子进行社交的工具,是孩子学习交往和维系友情的砝码。包括“斗笔”、包括“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只是作为社交的载体,和同伴一起朗诵找乐子,并不是真的去做小偷、做贼。
社交在成人世界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成人的社交技能在孩提时代就应该着力培养。孩子最初的社交对象自然是父母,但是和父母的交往是不对等的。父母代表权威,拥有更多的权力,还有更多的责任。父母可以无条件地命令孩子做事情,当孩子哭泣时,又会无条件地满足孩子。
和同伴交往的特点是双方具有同等的权利和地位。小朋友们不能控制你跟不跟他们玩,也不会在乎你你是不是不开心。从父母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是很容易的,而要从同伴那里得到想要的就不大容易。正是这种愿望,促使孩子学会理解彼此的观点,互相协商、妥协和合作。孩子间的游戏玩耍其实就是在进行社交探索和实践。
那天,我在桌子上看到了一个纸袋子,打开一看里面有两小包娃精心包起来的第五人格卡牌。我说这是要干嘛?娃说某同学给了几张第五人格金卡,这些带到学校里送给他。我说,不是说好了不准带到学校去吗?娃沉吟半晌说,要么让外公放学来接我时把卡牌带来,送给同学。我赞许了他的点子。
学会分享是孩子进行社交实践的重要技巧。和父母在一起可能永远学不会给予和分享,只有和同伴进行对等交往中才能体会到尊重和被尊重、分享和收获之间的联系。
05
当年的我
小学时代的我和同伴们有大把大把时间在外面疯,创造出各种各样游戏和玩法。我们也交流卡牌,小贩那里买来一大张封神演义人物,要自己用剪刀一格一格剪下来玩。到中学时,交流的是港台明星卡牌。
还有很多不用花钱买的社交玩具。最常玩的就是“斗香烟壳子”,把大人丢弃的香烟包装纸捡来,折叠成3×6cm左右,首先比大小(按香烟价格),然后扔到地上拍,拍翻了就归自己。
类似这样的社交玩具还有糖纸、火花(火柴盒贴纸)、磁砖(建筑工地废弃的马赛克)、子弹壳(打靶场捡来的)等等。
现在的孩子,虽然物质和精神世界极很丰富,但是和小伙伴一起游戏和社交的时间很少。课余时间大部分花在补习班以及去补习班的路上,找到能够错开补习班档期一起玩耍的同龄小伙伴很难。作为家长,不为此创造条件却剥夺孩子仅有的社交工具,你于心何忍?等到发现孩子有社交障碍后再花钱去上社交补习班吗?
小金这次整理的五第人格卡内容就到这里了,可能不少网友对这款游戏还存在其他的困扰,不解决的话就很影响游戏体验了,那么去哪可以找到相关的解答呢?不要着急,敬请期待金符游戏后续的更新吧!
2022-07-30
2022-08-09
2022-11-05
2022-09-28
2022-10-02
1944战壕战
飞行射击22mb
下载
密室逃脱苹果版
休闲益智91.5MB
下载
密室逃脱苹果版
休闲益智34.9MB
下载
纸牌接龙蜘蛛纸牌苹果最新版
休闲益智24.3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免费
休闲益智101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
休闲益智17.7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
休闲益智71.2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手机版
休闲益智71.2MB
下载
刺激大作战苹果版
休闲益智93.5MB
下载
Warhammer 40,000 Regicide 2.4游戏
策略塔防19 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