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神奇女侠1984》将是12月18日至12月24日这一周唯一一部大片,票房前景相当不错,但11月26日晚,中国动作类型片“旗手”林超贤导演原本定档2021年春节的《紧急救援》,宣布提档至同一天,于是,两部超级大片“对垒”的局势,使它们的票房前景都不再明朗。

两部电影正式上映后,首日票房成绩(人民币)则跌破所有人眼镜:《紧急救援》6957.4万,《神奇女侠1984》4042.1万(数据源于猫眼专业版,不同平台统计有细微差异),后者更是在上映的第三日,才艰难破亿,如今7天过去,影片票房不过1.4亿。

同时,两部电影的口碑也遭遇滑铁卢。目前,《紧急救援》豆瓣评分仅6.3,《神奇女侠1984》仅6.7。可以说,这一被寄予厚望的“大片周”,无论市场还是口碑,都呈现一种“哑火”状态。
看过两部影片后,《紧急救援》先按下不表,面对对《神奇女侠1984》铺天盖地的差评,我实在按捺不住,想为这部2020年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超英大片“辩护”。
一、混沌的“明珠”你很难比较出漫威和DC旗下超级英雄的数量与武力,漫威、DC超级英雄对打,可能也是不少影迷心中的绮梦,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相比漫威,DC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源自DC的挣扎,而这种挣扎,又体现于两个明显的层面。
其一,DC超级英雄本身的起源,便背负一种具有边缘气质的隐喻意义。美国女导演安吉拉·罗宾森2017年传记片《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中,便揭示出“神奇女侠”这一人物被创造的过程: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博士在“神奇女侠”这一形象中。倾注了谎言心理学、捆绑文化、开放性关系等即使如今看来,也需要被隐藏的边缘属性,所以,早期的神奇女侠漫画曾因“有伤风化”,遭遇民众疯狂抵制,而盖尔·加朵的神奇女侠,已经经过彻底净化,剥离最初神奇女侠身上所有“不健康元素”,变得传统、纯洁、神化。

《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中,神奇女侠漫画被民众烧毁
将神奇女侠这一变迁个例,探入整个DC电影发展中,会发现,相比漫威钢铁侠、美国队长、黑寡妇等角色及乔恩·费儒、山姆·罗米、罗素兄弟等导演的明亮气质,DC蝙蝠侠、超人、神奇女侠等角色及克里斯托弗·诺兰、扎克·施耐德等导演身上,天生具有一丝暗黑、迷茫、挣扎的意味。这种意味,使DC电影一贯具有“痛苦的深度”,即便情节再曲折、场面再逼真,这种深度对观众而言,都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因此,近两年的DC电影,从市场角度考虑,开始全面“漫威化”。
这便是DC挣扎的第二个层面。

2018年温子仁执导的《海王》是一道成功的分水岭。
在中国内地具有极强号召力的华裔导演温子仁,本着一种“世上没有我无法在电影中实现的画面”的霸气,以让观众没有喘息空间的视效轰炸,让DC就这一部“漫威化”电影,便在全球豪取11.48亿美元票房,位列世界影史票房榜第23位,成为DC最高成绩。
因此,尽管《海王》之前、2017年的《神奇女侠》第一部,尚因一战背景遗留DC的暗黑质素,2020年由同一位女性导演派蒂·杰金斯执导的《神奇女侠1984》(系列第二部),便在《海王》的票房启示下,彻底抛弃DC的深沉,把自己“包装”成了一部完全的“漫威式单人电影”。

《海王》
对于DC而言,让自己变成对手模样,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但对于超英观众而言,《神奇女侠1984》因其明亮气质,却可能成为混沌的DC宇宙中一颗“明珠”,让人不必再承受一种欣赏严肃电影的负担,在特殊的2020、2021交接之际,一部轻松的电影无疑比一部沉重的电影,更符合普通观众的心理预期。
二、缺陷的“辩证”尽管整体而言,《神奇女侠1984》的完整、成熟毋庸置疑,但它也存在明显易被“攻击”之处,然而,如果从影片的创作意图出发,这些“缺陷”也可以用另一种辩证的目光看待。
比如,神奇女侠戴安娜解决世界大麻烦之前的“热身”,被编剧选在一个上世纪80年代的普通商场中,戴安娜要对付的,也不过几个人性并未完全泯灭、并具有典型美式娱乐精神的劫匪毛贼。
编剧将这一情节写得漫长而煞有介事:以戴安娜的神力,明明可以一鞭子解决,戴安娜却偏偏要和他们玩一些“成龙电影式的聒噪追逐游戏”,并在其中不停和萌态可掬的小孩子互动,更明显的是,整个商场、顾客、画面、色调的布置,具有充分的美国80年代的电影风格。

神奇女侠在复古商场中上演成龙式追逐
这成为《神奇女侠1984》“过分返古”的证据,仿佛这部电影非但没有提供符合现今技术水平的视效奇观,反而堕落和退步至几十年前的水准,然而,这可能是导演的“故意做旧”。
这一部续集故事发生于80年代,派蒂·杰金斯有意创造这样一种复古影调。尽管这种复古的艺术性,远未达到大卫·芬奇今年在黑白片《曼克》中重建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的水平,但至少,这是超英电影流于行活的当下,导演拥有电影创作自觉性的一种体现,它同影片中段戴安娜男友的年代服装秀一起,不一定达到了令人恍如重回历史的惊喜效果,但一定可以证明《神奇女侠1984》在影像追求上的诚意。

大卫·芬奇《曼克》中的好莱坞
其次,影片151分钟时长中,文戏过多,导致不少观众昏昏欲睡,若换一种角度看,片中文戏也非全然废笔——文戏在刻画豹女芭芭拉、麦克斯·洛德(好莱坞杰出的妆容技术令你无法想象他就是《权力的游戏》中那位修长的“红毒蛇”)这两位反派的心路历程上,其实体现出了一种恰当的容量。
对于超英电影及至所有科幻、动作类型大片,文戏和武戏(含特效场面)的比例分配。一直以来都是难点,文戏太多,观众会困,武戏太多,观众会认为情节不足,真正能做到如《蝙蝠侠》系列、《复仇者联盟》系列在搭配上炉火纯青的超英大片少之又少,《神奇女侠1984》自然未能臻于这种化境,但作为让芭芭拉和麦克斯·洛德首次亮相的影片,这样的文戏交代显然非常必要。

芭芭拉和麦克斯·洛德
三、欲爱的“背后”如果因可以对恶神宝石许愿,而将《神奇女侠1984》视为《阿拉丁》的模仿者,显然是不公平的,这就仿佛在说,1922年《诺斯费拉图》之后,所有的吸血鬼电影都是模仿。
在《阿拉丁》只能满足个人愿望时,《神奇女侠1984》已经创造性地构建出了一种“全球所有人的愿望集成”。当然,反派麦克斯·洛德使用的卫星工具绝对无法覆盖世界每个角落,但《神奇女侠1984》至少提出了这种“愿望集成”的概念。
对个人而言,愿望不一定对世界造成深重影响,但当所有人的个体愿望交织在同一时间,世界必然如一个滚动在暴风雨中的巨大泥团,无所适从并充满危险,片中,那些出现在城市中心的农场、横冲直撞的汽车、在天空乱窜的核弹等,无疑就是这一泥团被撕碎的预兆。

世界因“每个人梦想成真”而陷入灾难
麦克斯·洛德那如同中央处理器的大脑和欲望,就是这场暴风雨,汉斯·季默震撼人心的电影配乐,使站在世界精神中心的麦克斯·洛德,如同一部将神奇女侠击溃至角落里的交响乐,而身为全球唯一一个暴风雨之外的清醒者,戴安娜不得不阻止这场残酷的许愿狂欢。
由此可见,《神奇女侠1984》在“许愿”这一“阿拉丁神灯式”的故事基础中,既充满尊重地切近每位普通个体的欲望表达,同时又传奇性地借大人物的影响力(如已被好莱坞写烂的美国总统),制造全球性灾难时刻,甚至,影片在这一过程中,令观众也产生许愿的参与感。
对我而言,这种设定的震撼力,不亚于《复仇者联盟3》中灭霸的“宇宙生态平衡理想”。

戴安娜作为《神奇女侠1984》最重要的个体,当然也不只向观众展现了她和飞行员史蒂夫之间的绝美爱情,其实,在这爱情背后,可以看到戴安娜这一人物从自己爱情中提炼出的本质悲剧,即:失而复得,再得而复失。东野圭吾有一句名言,“拥有之后再失去,不代表能回到从未拥有之时”,对普通人而言,这已是极悲之事,《神奇女侠1984》却让戴安娜在如此的命运中再三“翻滚”。然而,正因戴安娜最终克服这种悲剧,保持住了清醒,所以她才能成为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神力在史蒂夫消逝之后的恢复,恰好映照了神奇女侠的这一成长过程。

我认为,自盖尔·加朵出演神奇女侠以来,这一系列就从未将重点放在“女性主义”身上,女导演+女主演+女英雄的配置,并不能决定《神奇女侠》影片内部的性别议题属性,尽管盖尔·加朵的性感、健康,加上戴安娜在爱情中的柔弱,使神奇女侠在超英世界中更具女性气质,但《神奇女侠》探寻的,始终都是英雄和世界的关系,而非女性和世界、或女性和英雄的关系。

这部电影好不好看、是否值回票价,见仁见智,唯有一点可以肯定:
《神奇女侠1984》合格地填补了2020年超英大片缺席的空洞,因为它,从电影的角度,我们依旧相信残酷的2020仍有“神迹”。

作者:县豪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以上就是抖音 盖尔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06-15
2023-09-10
2023-04-02
2023-12-02
2024-09-09
英盛企业版苹果版
办公学习84.1MB
下载
东方财富期货苹果版
办公学习216.3MB
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苹果版
办公学习228.6MB
下载
菜鸟点我达苹果最新版
系统工具160.8MB
下载
HiSuiteapp苹果版
系统工具31.1MB
下载
黑洞代理苹果版
生活实用38.6MB
下载
MXF Video Converter苹果版
摄影图像53MB
下载
超级阿姨苹果最新版
生活实用186.8MB
下载
史莱姆模拟器游戏苹果版
其他软件176.6MB
下载
北京卫视养生堂app
医疗健康6.73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