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金就给大家带来侏罗纪世界3还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令狐伯光
最近国产电影市场最大的惊喜就是好莱坞大片《侏罗纪世界3》了,因为疫情的关系中国电影市场一片惨淡,现在终于迎来了一部重磅商业大片,可谓是好事一件。
《侏罗纪世界3》的表现也可谓相当给力,上映4天。截止本帖发表时票房已经接近4亿了,由于6月一直到月底才有新片上映,最近市场上是没有什么大片和它竞争的,所以《侏罗纪世界3》最终票房有望过10亿。
不过,这部电影的口碑就不怎么样了,基本上处于6分刚刚合格的边缘,更不用提和《侏罗纪世界1》,还有《侏罗纪公园》相比了,大概就只比《侏罗纪世界2》好一点。
《侏罗纪世界3》的问题也简单,那就是和现在大多数好莱坞大片一样。经典ip,特效也过关的,但一来创意匮乏,二来剧情越来越烂。这个担心观众审美疲劳不买账,于是又请回《侏罗纪公园》演员来炒一波情怀。
哪怕口碑这样不好的《侏罗纪世界3》,中国电影仍然拍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口碑低走票房高飞?你给《侏罗纪世界3》打几分
实话实说,最终章我个人倒没有后悔去看,毕竟只是太久没有到电影院娱乐罢了。只是看到预告发现是炒情怀那一一套,同时电影除了情怀和特效水平,故事剧情还有整部电影的处理,太像《蜘蛛侠3》《奇异博士2》炒情怀冷饭一套。
我感觉好莱坞大片越来越像香港电影了,以及不断把经典动漫翻拍成真人版的日本电影,心里还是有些唏嘘的。
这部电影的设定和剧情确实有较多的问题,剧不剧透都无所谓了,真的就是好莱坞大片都用烂了的那一套。一个坏蛋科学家忽悠原作中的华人科学家,妄图利用改变基因的方法掌控世界的粮食格局,进而达到掌握世界的目的。
具体方法就是制造改良基因的蝗虫,除了自己公司培育的农作物不吃,其它都要吃光。结果失控了。坏蛋科学家于是抓捕了Blue的孩子(小迅猛龙贝塔),以及克隆女孩梅西,想要用她们身上的基因来重新改良蝗虫。于是找了雇佣兵抓了回来,期间和主角团一场大战,中间再摆几只恐龙。最后主角团成功逃出恐龙试验基地,基本全员无伤。
这就是一部和恐龙没多大关系,却又硬往里面塞下一堆花里胡哨的恐龙做卖点的东西!
导演又怕观众不买账,还搞了许多致敬前作的镜头。比如躲避南方巨兽龙的时候,围着倒扣的车打转儿,就是在致敬《侏罗纪公园第一部》之类的。卖情怀不反对,毕竟都是最终章了嘛,难得两个系列的主角团大团结。
但是这个卖得太多就导致毫无新意,这不是模仿秀!!
而且这片里的恐龙戏份和《侏罗纪公园》系列和《侏罗纪世界1》不同,甚至都不如《侏罗纪世界2》。那一部后半段还整了一个基因合成的恐龙大反派,《侏罗纪世界3》里的恐龙种类太多了,基本上都分不到几个镜头,就好像是群星演唱一首歌,别说唱得好不好,观众只怕很难记得住!
本来应该是大反派的南方巨兽龙,最终它死得是如此的滑稽。
而且电影把肉食恐龙的恐怖感、惊悚感都祛魅化了。全片除了海地的霸王龙咬死几个路人甲,其它肉食龙都没怎么咬人,本醚是大反派的南方巨兽龙就吃了两个烧烤蝗虫,还有和霸王龙那里抢的一只鹿,它就这样被杀了你都觉得它冤。
总而言之,这第三部的主角是蝗虫,但你也得给恐龙点儿面子是吧!都最终章了结果主角成配角了,霸王龙和南方巨兽龙的决斗草率到离谱,没有镰刀龙的帮忙就是一笨蜥蜴,本应该霸气的南巨和霸王龙还不如俩玩偶呢。
特效好,剧情烂只剩下炒情怀?《侏罗纪世界3》说明了什么
以前的好莱坞大片为什么好呢?除了很多大片有着突破题材的创意,比如《侏罗纪公园》之前没怎么拍过恐龙吧,你首次拍恐龙观众肯定有新鲜感;题材突破的背后才是影视工业,影视工业是保障创意的。
《侏罗纪公园》就是这样的好莱坞大片,除了影视工业技术上的意义,这个系列单独作为一部怪兽片,惊悚片也是拍得非常经典的。比如和《侏罗纪公园》系列相比,《侏罗纪世界》到底差在哪儿呢?
两部电影的主题表达没有什么不同,《侏罗纪公园》诞生在全世界科学飞速发展的阶段。西方那边有什么技术进步每每就会“反思”科技会不会反噬什么的,你看《银翼杀手》里的赛博朋克高科技低生活,《终结者》《黑客帝国》的人工智能叛变等等。
《侏罗纪公园》表达人类基因技术的突破(复制恐龙),其实人类是无法控制生命的(一定会出事情),任何妄图左右生命自然发展规律的做法都将带来无法估量的问题,不论这个做法的初衷是好是坏。
但是《侏罗纪公园》除了创意和特效,其它类型片一切都做得很好。
现在的好莱坞大片创意匮乏和特效的泛滥不提。越来越没有创意了,逻辑性和专业性了。这个逻辑完备、好看、专业性这三个东西本就应该在一部顶尖商业片里共存,甚至这三点本就是相辅相成的。
很多观众肯定会说去电影院看这种电影就只是看特效,这种观众越来越多电影越来越敷衍这种观众更多电影更敷衍了,这会造成一种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
专业性、好看、逻辑完备,这三点本就应该在一部顶级商业片里共存并相辅相成。电影和观众应该是互相提升的,而不是陷入到上述的片子越敷衍观众也越敷衍的持续向下的恶性循环中。
《侏罗纪世界》系列和大量好莱坞商业大片已经表现出太多创意匮乏,专业性敷衍,利用炒情怀来找补的现象。那些真心希望电影能娱乐的观众,自然而然会对这些东西产生担心,毕竟这样下去真的会越来越烂的。
票房高口碑却烂?中国为什么还是拍不出《侏罗纪世界3》
中国电影界确实拍不出《侏罗纪世界3》,主要问题还是在投资方对新的市场偏向于保守。所以宁愿去拍一些市场热门片子,也不敢去拍前无古人的新类型。有些导演编剧即使有创意,也就难过到孵化出来的阶段(背后还有审核卡着呢)。
哪怕题材和创意能够孵化出来,后面还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影视工业不行。
我个人还是比较了解国内影视产业的,稍稍了解真的表示中国影视工业太不成熟了,明明拍影视剧应该是个工程,但大多数剧组都非常的混乱,每个组流程都不一样。很多组签单都没有,检查错误各种,QA体系和保障完全不建立。和实业相关的内容制作各种烧莫名其妙的钱。
统筹规划明明应该是最重要的事,结果都是拍脑袋。各个部门流程真的乱,文本格式都可以对不上,甚至比不上工地指挥所。
这就是国内影视产业链工业化不够,成熟度不够的缘故,很多服化道人员核对项目真的前说后忘,各种错漏。多个人交叉确认形成的文件会死?小剧组就罢了,大组一个部门上百人,居然还是没有啥管理流程。
所以,中国影视工业化短期内真的一点也不指望。因为影视行业现状就是一个作坊模式,和好莱坞相比不能说在石器时代,这真的是比隔壁香港电影的工业化还都不如。
当我们说中国拍不出《侏罗纪世界3》的时候,我相信大多数普通观众第一反应绝对是特效不行?
答案是特效确实不行,并不是单独做不出这样的特效,而是整个特效的工业化不行。影视特效真不是事先拍了,然后用电脑上特效就行。前期概念设计,然后电脑还原模型,然后做道具美术,然后上绿幕和各种特效技术辅助。
最终演员要在整个完善的特效体系下表演,最终再慢慢渲染出成品。
国内的特效怎么说呢?大多数就是前期那些东西都没有,只是随便拍了后期去合成,说白了属于服务业,比较容易资源集中化。最本质也是最艰难的还是服化道,建造特技等等前期实业部门。
这里面牵涉的行业太多了,其资本密集化和工业化的过程是非常烧钱的,还需要积累经验。绝不是一两家公司多砸点钱,技术好点就行了,而是整个影视产业链的问题,小到一个小小的道具,化妆师用的特殊假皮等等。
这些从原料到制造到批发到道具店材料店再到各部门手上,是一整套的产业链。
美国电影基本是为了某个效果会去研发某个技术,最后全行业收益。比如全编程摄影机器人,全LED后景替代绿背,轻量化的可旋转建造物,可咱们影视行业根本就没那么多研发级人才,也养不起。
这就是中国为什么拍不出看上去明明如此烂的《侏罗纪世界3》的根本原因,也是很多网友经常说中国特效公司不差,影视剧的特效却不行的原因。
《侏罗纪世界3》4天票房近4亿,中国电影市场终于松了口气
不管如何,虽然《侏罗纪世界3》口碑一般,但它对于国内电影市场还是个好消息,毕竟因为“疫情”的关系,电影市场已经惨淡快半年了。但是现在好莱坞大片很难救市,《侏罗纪世界3》票房最高也顶多10亿。
这个“疫情”过去后参考前两年的情况,6月甚至7月可能都是电影院缓慢回春的时期,《侏罗纪世界3》上映有一定强心针的作用,但票房做不到几十亿救市的程度,现在的好莱坞大片真的做不到了。
我们回望一下2020年,2021年就知道了,当时也是“疫情”后电影院慢慢回春,然后达到“救市”这个目标的也只是国产商业大片,2020年是《八佰》,2021年是国庆档的《长津湖》(还破了记录)。
希望2022年也能迎来重磅大片吧,当然希望电影工业和质量都能更上一筹。
小金这次整理的侏罗纪世界3还是内容就到这里了,可能不少网友对这款游戏还存在其他的困扰,不解决的话就很影响游戏体验了,那么去哪可以找到相关的解答呢?不要着急,敬请期待金符游戏后续的更新吧!
2022-03-02
2022-08-11
2022-03-06
2024-07-13
2022-10-24
1944战壕战
飞行射击22mb
下载
密室逃脱苹果版
休闲益智91.5MB
下载
密室逃脱苹果版
休闲益智34.9MB
下载
纸牌接龙蜘蛛纸牌苹果最新版
休闲益智24.3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免费
休闲益智101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
休闲益智17.7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
休闲益智71.2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手机版
休闲益智71.2MB
下载
刺激大作战苹果版
休闲益智93.5MB
下载
Warhammer 40,000 Regicide 2.4游戏
策略塔防19 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