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对山,崖对崖,蜜蜂采花山里来。
诗三百,思无邪,伊人宛在水中央。
民歌,人民之歌,是民间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两千多年前,祖先传唱的民歌,被记在《诗经》上流传至今。两千多年后,在抖音上,人们唱起“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情郎在深山”。
抖音上的民间歌手,用视频记录自己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民歌,有些甚至看上去画质粗糙、乐器普通,但他们的声音是真正的“民歌”,也是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具有生命力地传承下去的真正力量。
1.一声长啸天下白 蒙古呼麦30岁的都楞扎那,出生在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他组建了一个叫“大象”的摇滚乐团。像每个拥有摇滚梦想的歌手一样,他的生活在北京的livehouse,崇尚“be real”的摇滚精神。和其他摇滚歌手不同,都楞扎那的摇滚中有一种奇异的低音,不借助任何乐器,从他的喉咙和胸腔里滚滚而出,仿佛草原上远远滚来的雷声,又仿佛万马奔腾在遥远的天际。
有抖音网友说,听见他的声音,像是一瞬间到了广袤无际的草原。在抖音上,他叫自己“呼麦大象”(抖音号:humai8888)。

从一条喉管,同时伸出两条声线,相辅相和,都楞扎那的“绝技”叫“呼麦”。这种流传在内蒙古、阿尔泰山的传统发声方法,与其说是“唱”,不如说是“啸”。通过特殊技巧令气流的震动,一人既能保持一个浑厚低哑的基音,又能同时发出一个高出基因四个八度的哨音旋律。
“呼麦”历史据考证可以追溯到匈奴的游牧时期,在广袤的阿尔泰山下,人们见天地万物,与之相和而鸣。风,草原,树林,河流,牛羊,大地……草原上的民族通过向内探寻,以自己的身体还原和敬畏自然。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魏晋诗人陶渊明讲“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闻之者尽觉“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许多年来,这种歌唱绝技一度被认为已经失传。而经诸多研究学者近20多年的研究考证确认,古人的“啸”正是“呼麦”,而呼麦,还在部分草原地区流传。
随着抖音的兴起,呼麦不再是一种神秘的、闻所未闻的蒙古民歌唱法:许多会唱呼麦的民间歌手、或者是学习呼麦的音乐学院学生,都纷纷在抖音上发出呼麦的视频,赢得一片惊呼。
24岁的蒙古小伙呼亚格一段十几秒的呼麦,获得了抖音网友近60万点赞。新生军训上,长得颇有明星相的气质小哥哥也来了一段草原呼麦,操场上瞬间响起掌声一片,收获不少“迷妹”。曾经的牧民手持马头琴,闭着眼,轻轻呼麦,哼吟家乡的歌谣,即使身在异乡,也在熟悉的音乐中回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一位网友曾经形容呼麦说:你如果在歌者身边三米以内,或者甚至更远。整个人会感觉被声音包围,呼麦的声音会从四面八方钻进脑子里,你好像能听到音源的方向,又好像分辨不出,会产生一种大风大地长生天一起降临到身上的压迫感,却不压抑,只觉得充实的辽阔,产生一种宗教感,虽然四下全是声音却创造了一种有声的寂静。
呼麦大象有八千多粉丝,收获了一万五千的点赞,而当他在电视上参加节目的视频被粉丝放在抖音上并且@呼麦大象 的时候,他总是会开心地笑。在抖音上,他经常教网友,如何“呼麦”,因为这绝技的背后,亦是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传承。
2.唱着彝族民歌的孩子们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一群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乐约乡的小朋友,把歌声唱到了抖音。
在小学的儿童节活动上,彝族的男孩和女孩穿上民族服装,唱着彝族民歌“达木呷”,稚气的声音唱得有板有眼。
抖音网友“文古小虎”(抖音号:714770815)听着孩子们的歌声,用小视频拍下了孩子们天真纯洁的笑容,发布到自己的抖音页面。抖音网友说:这是一群人间的小精灵。

《达木呷/ꄇꃅꇢ》(自豪的木呷)是一首流传于凉山彝族什扎地区(冕宁、越西、喜德等地)的民歌。歌唱的是一位小姑娘为拥有一位能干、且对自己有求必应的哥哥而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喜悦之情,表达了兄妹间深厚的感情。这首彝族传统的民歌唱出了彝族人的音乐、文化和纯洁善良的心灵。
彝族歌手海日乌之(抖音号:hairiwuzhidy),转发了这条抖音,为孩子们比心点赞。
彝族是一个分布区域广袤的少数民族,滇、川、黔、桂四个省份均有“黑彝”、“白彝”、“红彝”、“花腰彝”等风格不同的彝族聚落。另外,彝族的彝语也多有方言,口耳相传的彝语民歌往往是记录部族传说、历史和文化习俗的重要文化资料。
有一位抖音用户留言说:“我们毕业的时候,也唱了这首歌。”一首亲切的民歌,满满的青春回忆。
3.侗族大歌不仅是民歌,更是生活叶子烟、甜米酒、糯米饭;依山傍水的侗族村落,聚族而居,村头寨尾的古树,溪流横跨的“花桥”,寨中四布的鱼塘;每到夜幕,鼓楼灯火辉煌;每逢佳节,村民欢歌起舞——人们通过“侗族大歌—石庆林”(抖音号:DRF170)的抖音看到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听到了闻名于世的“侗族大歌”。
抖音用户“侗族大歌—石庆林”立志传承和保护侗族文化,抖音给了他一个机会和向外界展示的窗口。

“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这美妙的形容,正是评论家用于赞美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侗族民间的一种大合唱,侗乡也被誉为“民歌之乡”。《三江县志》中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者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
侗族男人与女人共着民族服饰,吟唱着侗族古老又年轻的民间歌谣。侗族妹妹的视频得到了近两千的点赞,评论区又成了多耶侗族、榕江侗族、天柱侗族等许多侗族同乡同族们寻觅知音的区域,而许多其他民族的朋友也沉醉于侗族民歌与侗族的淳朴民俗生活中。
抖音网友“苗侗风情”上传的一段15秒的侗族大歌视频,总播放量超过82万,总点赞数超过6.5万。在这首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大合唱下,抖音网友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4.最美土家女寨主,让100万人唱起土家歌谣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有一座面积约六平方公里的山寨,一条板夹溪,依山绕寨,潺潺流淌,溪水清澈,滋润万物;两边群山耸峙,山形奇特;岸上田土阡陌纵横,构成优美的田园风光。在这里,聚居着200多户近1000名土家族人,这里就是“十三寨”,是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
“幺妹我住在十三寨,隔山那个隔水又隔崖,土家那个喜鹊喳喳叫啊,蝴蝶双双落花台。”简单质朴的词句,没有伴奏,没有话筒,拍手打着节拍,听众们卡着间隙,齐声吆喝“嘿!嘿!嘿!”。一个长相甜美,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女孩,以一曲《幺妹家住十三寨》获得满堂喝彩。

这个女孩就是覃诚芳(抖音号:QCF520),因为唱歌好听,被推举为重庆土家十三寨的女寨主。
她的声音清丽高亢,将土家女孩的明艳俏皮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一时间刷屏抖音,短短16秒的音频,有100万抖音用户在自己的视频里使用了这个土家族民歌。抖音用户穿着土家族服饰在山水间荡着秋千唱着歌,山谷间的回响让鸟儿也开心了起来;或是在小桥流水旁载歌载舞,少女的欢脱俏皮尽显无遗。

为了发扬土家文化,推广土家歌曲。覃诚芳从去年9月开始玩“抖音”,她把自己唱的山歌放到平台上,没有精致的布景,也没有专业的设备,覃诚芳就是凭借自己的一副好嗓子,征服了众多网友,获得土家“山歌女神”的称号。
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多用比拟、衬词,表现出语言的艺术之美。曲调优美真挚,形式富有变化,节奏里穿插着浓厚的民族风格,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人记得这些曲调,2014年11月11日,土家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抖音网友听了覃诚芳的歌说:“简直听醉了,回味无穷,好想再听到这歌声。”
现在,抖音推出土家族头饰道具,只要进入“我的家乡有民歌”活动拍摄视频,用户就可以亲自上阵也当一回“幺妹儿”。
5.唱着花儿浪青海“你把你的小汽车开上了走,我把我的小包包提上了走,我们俩个去青海的茶卡盐湖,浪上一圈走呀哎嘿哟……”每到每年的七月,青海的“花儿”就唱遍山野。
小树林,河边,邻居们,好友们,聚在一起,喝酒听花儿,白天唱花儿,晚上唱大戏,以“花儿”为媒,这个夏日盛大的party,是西北人们农闲的消遣。
在抖音上,用户最喜欢抖“苹果妹妹”(抖音号:65594290)演唱的《浪青海》。她基于青海花儿小调,自己作词,并且一改青海话内地朋友难懂的唱法,用普通话加上本土衬语,让更多人能听懂这支民歌曲调。她演唱的《浪青海》《尕苹果令》等bgm,在抖音上被使用了近20万次。
这个行走在西北山野的姑娘说,在家乡青海,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暖和谐,每一眼望去都是一副迷人的画面,多民族的团结融合,有听不完故事传说,唱不完的青海花儿。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中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是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民众。在思念家乡、辛勤劳作等各种生活环境下,即兴创作演唱的民间曲艺。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10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
抖音用户“全景青海”(抖音号:828281413)在青海花儿会上一位青年的歌舞,总播放量超过407万,点赞3.5万。

看山唱山,望景唱景。不需要提前填词编曲,“花儿”演唱者几乎都可以即兴表演。痴迷“花儿”这种民间曲艺二十余年,苹果妹妹将小时候放羊干农活唱在田间地头的家乡曲调带上了城市的舞台,歌唱出自己“心上的话”。苹果妹妹说,歌词里也仅仅是唱述了有限的几个画面,而这样的风景、人文、温情、朴实,细数不尽。
像这些普通民歌爱好者在抖音上还有很多。全国各地的民歌也通过抖音获得了更广更远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抖音上共有102万个国家级非遗民歌短视频,产生了37亿播放,获得1.24亿点赞。
2019年,字节跳动旗下全系产品与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合作,成为中国原生民歌节的新媒体合作伙伴。这届民歌节以“乡音·乡情·乡愁”为主题,抖音与文化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推出“我的家乡有民歌”的话题,欢迎大家一起来玩,展示乡音、乡情,共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上就是抖音名字后面有个话筒符号的详细内容,更多抖音名字后面有个话筒符号怎么弄内容请关注金符游戏其它相关文章!
2024-09-27
2023-04-18
2023-06-22
2024-09-04
2023-04-15
英盛企业版苹果版
办公学习84.1MB
下载
东方财富期货苹果版
办公学习216.3MB
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苹果版
办公学习228.6MB
下载
菜鸟点我达苹果最新版
系统工具160.8MB
下载
HiSuiteapp苹果版
系统工具31.1MB
下载
黑洞代理苹果版
生活实用38.6MB
下载
MXF Video Converter苹果版
摄影图像53MB
下载
超级阿姨苹果最新版
生活实用186.8MB
下载
史莱姆模拟器游戏苹果版
其他软件176.6MB
下载
北京卫视养生堂app
医疗健康6.73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