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自媒体“老爸评测”在微博、微信、抖音、B站等多个平台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视频中称,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给5个月大的孩子使用后出现“大头娃娃”现象: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检测后发现该产品违规添加激素。

视频截图
事件很快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月8日,福建漳州市卫健委发布通报称,已责令涉事企业召回涉事产品,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
根据封面新闻报道,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回应称:“去年12月企业拿产品去检测未查出激素。此次事件纯粹是网上炒作吸粉,因为这个宝宝本身就是出生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肥胖,出现淹脖子湿疹,过后去使用不同厂家的药膏,最后再使用该企业曝光的产品,总共前后才使用不到十天,后来演变成说是用产品变成大头,存在很大的造谣传谣成分。”
1月8日,记者前往福建省漳州市该产品的生产工厂实地探访,此时工厂大门紧闭,已经停止生产。记者也联系到“老爸评测”,针对未公布的检测机构,“老爸评测”表示,未经授权,实验室拒绝对外传播,但保证实验室为国际公认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
记者发现,此次事件背后的消字号面霜产品违规添加激素问题由来已久。消字号产品中明确规定不能添加激素,但为何市场中会存在含有激素的消字号婴幼儿面霜?问题究竟在哪里?是谁的责任?记者采访到相关科室医生、日化研究人员等多行业内人士试图探讨这一问题。
现场:涉事企业已经停止生产
脸部肿大到几乎看不到眼睛,额头汗毛又黑又密,身高不长体重猛长,仅3个月的宝宝体重达到19斤,家长辗转奔赴多家医院寻求治疗,但检查结果却显示身体健康,母乳检测也没有问题,在医院护士的提醒下,问题聚焦到婴儿日常使用的一款“消字号”面霜上。
出人意料,检测结果显示,该面霜中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含量达到31.1mg/kg。“我们在五年时间里检测了几百件化妆品,检测出零点几(mg/kg)的激素,已经是非常高了,但这个婴儿霜以及它同厂家的另外一款婴儿霜,都检出了30多(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这样的婴儿霜长期使用,很有可能会让几个月大的宝宝停止发育、多毛、满月脸……”“老爸评测”视频中说道。
1月7日,自媒体“老爸评测”在多个平台发布了上述疑似“大头娃娃”事件。视频称,该婴儿的“大头娃娃”症状是由使用高含量激素面霜导致,一时之间,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被推至风口浪尖。
1月8日,漳州市卫健委通报称,近日,有群众反映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涉嫌违法添加“激素”等问题。获知信息后,漳州市卫健委联合市场监管局迅速介入,立即组织人员前往涉事企业现场调查。
通报载明,目前,卫健部门已责令该企业召回涉事产品,并对在检查现场查见的留样样品、产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取样留置,联系权威检测机构进一步检测。涉事企业已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也注意到,1月8日晚间,淘宝、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上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已经下架,“嗳婴树”旗舰店也已搜索不到。

相关产品在电商平台已难觅踪影 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根据启信宝信息,嗳婴树品牌隶属于福建欧艾婴童健康护理用品有限公司,位于福建漳州,成立于2017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宗杰,主要从事卫生用品[抗(抑)菌制剂(液体、膏剂、凝胶、粉剂)(净化)]的生产、销售;发用类、护肤类、香水类、美容修饰类化妆品的生产、销售;化妆品、日用品百货、一类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的销售;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销售。
1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了该公司的注册地,该地址是一个规模颇大的物流园区,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地毯式寻找,最终才找到该公司的生产地。据该物流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公司的生产地就位于1栋三楼,但记者到现场时发现已经大门紧闭,没人生产。期间记者多次拨打了该公司的多个联系电话,但都无人接听。
使用面霜后成“大头娃娃”?
同时,记者联系到本次视频的发布者杭州老爸评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视频中的“柚子宝宝”来自于连云港,记者在“柚子宝宝”家长的抖音账号上了解到,婴儿出生于2020年6月,出生时7斤,8月底购买使用嗳婴树品牌下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9月底婴儿已经有19斤重。
9月底,由于额头和面部区域长出很多毛发,家长开始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孩子自身还是喂养的母乳全部正常,医生曾怀疑是喂养过度,嘱咐控制奶量一个月后复查。但一个月以后,孩子情况没有好转,于是去南京儿童医院检查,医生让孩子停用婴儿霜观察情况,同时住院一周进行全面检查。结果,孩子检查结果全都正常,并且在停用婴儿霜后出现明显好转。
2020年11月17日,家长与“老爸评测”取得联系,希望曝光面霜问题,11月20日,“老爸评测”从线上店铺获取样品婴儿霜送实验室检测,后又委托家长从当地母婴店购买样品婴儿霜检测,同时自行购买同厂家的“开心森林”婴儿霜进行检测。
2020年12月,老爸评测方面调查组开车赴连云港查看了解孩子情况,并对当地母婴店售卖情况进行暗访;12月22日,老爸评测将此事反映给了福建卫健委,28日,福建卫健委受理举报。
“老爸评测”方面对记者透露,此次老爸评测对婴儿霜进行了41项糖皮质激素检测,据检测报告显示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含量达到31.1mg/kg。不过对于在哪家机构进行的检测,老爸评测表示,未经授权,实验室拒绝对外传播。但保证实验室为国际公认的检验、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

相关检测数据截图 来源:“老爸评测”
同时,记者注意到,“老爸评测”也在视频中强调,“如果宝宝霜的卫生许可证号为‘消字号’,很有可能和这次的问题婴儿霜一样,添加一些抗生素、激素,建议大家不要买也不要用……”(编者注:此处为“老爸评测”观点,未经权威证实)
专家:消字号产品不得添加激素
为什么强调不要买消字号面霜?老爸评测在微信公众号上表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面霜有妆字号和消字号两种备案,妆字号的面霜经过药监局备案,在包装上要全成分标识,可以宣传保湿作用;而消字号经地方卫生部门批准即可,审批相对容易,在包装上也不需要全成分标识,并且消字号产品只能宣传消毒杀菌,不能宣传有皮肤护理的作用。
如果如“老爸评测”所说,益芙灵(商品名)中确实含有超过30(mg/kg)的氯倍他索丙酸脂,这意味着什么?在现有监管体制下,这种行为是否被允许?
“这属于大剂量添加超强效激素,根据国家现有规定。在日化类面霜中,不允许添加任何激素”,中国药师协会药学服务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知名药师冀连梅告诉记者,激素分不同等级,氯倍他索丙酸脂属于最强效的一级,一般用于治疗严重的银屑病,而且不能长期使用,“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两周,使用面积常规不能超过人体皮肤面积10%。”

氯倍他索丙酸脂属于外用糖皮质激素中最强效的一级
来源:冀连梅药师公众号
荃智美肤生物科技研究院研发总监张太军向记者介绍,氯倍他索丙酸酯属于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药膏,在皮肤科用药中常见,但张太军也指出,事件中宝宝使用的面霜为消字号,不能添加激素到面霜里,如果添加一般都需要使用药字号,尤其是高剂量添加,绝不能出现在消字号产品中。
记者也注意到,益芙灵的生产批号为(闽)卫消证字(2017),而根据《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其中第三十条规定“消毒产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
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林小清表示,如果视频中提到的儿童面霜属于“消字号”产品,那么任何激素成分都不允许添加到该产品中,而不仅仅是不能添加氯倍他索丙酸酯。
对于该患儿停止使用该面霜并进行正规治疗后,能否恢复完全健康的问题,林小清表示,“这个真不好说,有可能患者的面部会逐渐消肿,但假如他/她的生长发育已经因为激素问题错过了最佳发育期,那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并不能完全恢复到激素摄入过量之前的状态”。
林小清强调,不管婴幼儿患上的是湿疹还是其他类疾病,都应该到正规医院寻找执业医生进行诊疗。“母婴店不是药店,没有配备职业药师,很多店员并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甚至连基本的医学知识都不具备,就给了这种含有违规添加物质的产品生存空间”。
四川省某三甲医院皮肤科主任表示,在治疗婴幼儿的皮肤类疾病时,用药需要特别注意。“婴幼儿如果有轻微皮肤问题,我们一般会建议患儿家属选择自愈。如果要进行治疗,首先我们也会从婴幼儿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方面去判断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如果这些方面没有问题且病症相对比较严重,我们才会考虑用药,药品成分和剂量也要特别慎重”。
“这是因为婴幼儿的患处皮肤占全身皮肤的比重更大,厚度也较成人薄,对外部产品的吸收量更大,一旦出现副作用反应会更加明显,轻则色素沉积、食欲增强,一旦药品中的毒素渗透到体内,有可能引发内分泌系统、血液系统等一系列问题。像满月脸这种情况,一般是全身吸收激素后才会出现的症状”,他表示。
漏洞在哪里?
张太军强调,药字号产品受医生指导使用,儿童不容易暴露在风险中,但消字号作为一种自助购买的消费品,必须要有风险提示,婴儿霜包装上的成分都是一些植物成分,没有提到激素(编者注:实际上也禁止添加),而且它的使用说明也是说用于抑菌和日常护理,涉事企业涉嫌隐瞒了产品的风险。
张太军认为,部分企业利用消字号产品监管不严或者监管的频率没那么高,将面霜挂用消字号,是钻了政策的空子。
“这其实是个老问题了”,冀连梅向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表示,主要原因在于药品和化妆品归药监部门监管,卫消字号归各级卫健委监管,但卫健委不具备监管药店和商超的职能,这就造成了监管的灰色地带。
林小清也向记者指出,“一旦类似产品中添加了激素成分,则必须通过‘药字号’审批上市销售,“而‘药字号’的审批监管比‘消字号’严格太多,‘消字号’可能通过省上的相关部门审核就能拿到,而‘药字号’必须通过国家级相关部门审批。所以造成了这个产品在审批流程上走了捷径,打了一个政策上的擦边球,通过‘消字号’上市但却添加了在该类产品中不允许添加的成分”。
除了在审核流程上有明显区别,“药字号”产品在使用上也更加严格。林小清表示,含激素的药品一般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商品名,一个则是以药物含有的激素成分命名,那么医生在开药和下医嘱的时候就会非常清楚药品含有哪类激素,应该给谁使用、怎么使用。
而即使是在药品中使用氯倍他索丙酸酯,也有严格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限制。“氯倍他索丙酸酯属于超强效激素,只能适用于特定疾病和特定人群,在使用剂量、频率、皮肤面积上都有严格限制,婴幼儿绝对不允许使用这种超强效激素”,林小清表示。在正规药品中,超强效激素成分的含量也有严格控制。“氯倍他索丙酸酯这类成分在一定规格药品中的正常比例应该是0.05%到1%之内,浓度的高低对药品的安全性和疗效都有很大影响”。
“一旦含量超标,甚至是目前所称的30mg/kg的含量,会导致毛发过于旺盛、毛细血管扩张、毛囊炎、皮肤角质层变薄等一系列副作用。尤其是当长期大剂量使用后,被皮肤吸收进去的激素相当于一定程度的口服,患者就会出现满月脸、骨质疏松、甚至是免疫功能受损后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问题”。对于患者家属在视频中所称患儿疑似患上库欣病一事,林小清表示,库欣病就是人体长期激素含量过高导致的疾病。但他强调,库欣病既有可能是患者本身先天就患有,也有可能是长期使用外部激素,体内指数达到一定程度后形成。
冀连梅也向记者表示,这里要注意区分库欣病和库欣综合征,库欣病是由患者垂体ACTH腺瘤导致的,而库欣综合征则确实有可能由长期、大剂量的激素使用引起。同时,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也向记者表示,库欣病一般不由外用激素涂抹引发。
如何解决?
记者发现,打着“消字号”的名义、在面霜中添加激素早已有之,也曾被媒体报道。
2009年12月29日,原卫生部发公告称,以药店为检查重点组织开展了“整治消毒产品违法宣传疗效和添加药物专项行动”。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原卫生部对北京、山西、上海、山东、河南、贵州、云南等7个省(市)药店销售的膏霜剂型的抗(抑)菌制剂产品进行了抽检。经检验,有30种产品检出抗生素和/或激素。
相对“国药准字“,企业获得“卫消字号”的门槛低,也容易很多,这在业内不是秘密,相对于药品在国家药监局拿到批号,消毒品不需要临床试验,只需要检测是否有消毒或者抑菌的功能。
冀连梅表示,很多添加激素的面霜是由药厂生产和申请“卫消字号”,消费者可见商品名是贴牌,也许,这就解释了为何日化产品生产商为何能在面霜内添加激素类药品。
不过,“卫消字号”的管理办法,也经历了一个从松到紧的流变。记者梳理发现,2000年,原卫生部颁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第三条规定,“本规范涉及的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和评价消毒与灭菌效果的指示器材”。
2006年4月,原卫生部调整了消毒产品监管和许可范围,对于未获得卫生用品备案凭证的用于人体足部、眼睛、指甲、腋部、头皮、头发、鼻黏膜等特定部位的抗(抑)菌制剂、口罩和避孕套,“自即日起,新生产的产品不得再以消毒产品的名义销售”。
而在2009年版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中第三十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消毒产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
2019年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抗(抑)菌剂有效成分名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记者发现,该版本《抗(抑)菌剂有效成分名录(征求意见稿)》中提及“本名录自发布之日起,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除使用剂型为液体以外的其他剂型抗(抑)菌产品”。
冀连梅向记者表示,如果《抗(抑)菌剂有效成分名录(征求意见稿)》顺利落地,则将激素添加在面霜内以“卫消字号”抗(抑)菌产品上市将不会再出现。
记者|赵李南 郑洁 张潇尹 陈星 沈溦 舒冬妮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以上就是抖音里的大头娃娃长什么意思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09-17
2024-09-26
2023-07-16
2023-04-21
2023-08-06
英盛企业版苹果版
办公学习84.1MB
下载
东方财富期货苹果版
办公学习216.3MB
下载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苹果版
办公学习228.6MB
下载
菜鸟点我达苹果最新版
系统工具160.8MB
下载
HiSuiteapp苹果版
系统工具31.1MB
下载
黑洞代理苹果版
生活实用38.6MB
下载
MXF Video Converter苹果版
摄影图像53MB
下载
超级阿姨苹果最新版
生活实用186.8MB
下载
史莱姆模拟器游戏苹果版
其他软件176.6MB
下载
北京卫视养生堂app
医疗健康6.73MB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