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舰,下面小金就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玩家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纯风帆”战舰是哪一艘?正确答案不是英国的,也不是法国的,更不是美国和俄国的,而是奥斯曼土耳其海军在19世纪中期的旗舰——“马哈茂迪耶”号风帆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
“马哈茂迪耶”号风帆战列舰,自1829年建成后,尺寸和吨位一直领先世界。不仅如此,这艘风帆巨舰在海军史上也多次充当了戏剧性事件的主角。甚至在退役后,“马哈茂迪耶”号还差一点成为人类第一艘在战斗中被鱼雷击沉的战舰。
世界最大风帆战舰在金角湾诞生
从18世纪后叶到19世纪前叶,可谓是风帆战舰最辉煌的一段时期。木质船体,风帆推进,拥有三层甚至四层甲板,配备64门-140门前膛装火炮——这是当时的海上霸主“战列舰”(ship of the line)的定义。其中,拥有100门以上火炮的被称为“一级战列舰”。
在18世纪后期,英国逐步掌握了海上霸权,其他各国海军为与英国海军竞争,建造的战列舰吨位往往比英国的更大。英国在1765年建成的一级战列舰“胜利”号(三层火炮甲板)排水量达到3556吨,火炮108门,舰员850人。而西班牙在1769年建造的“至圣三位一体”号(四层火炮甲板)则达到了4950吨的排水量,火炮更是达到136门。法国在1791年建成的“东方”号(三层火炮甲板)更是达到5095吨的排水量,火炮有120门。
在1798年阿布基尔海战和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中,“东方”号和“至圣三位一体”号先后被英国海军击沉。在遭到多次重创后,法国和西班牙海军一蹶不振,英国海上霸主地位从此牢不可破。由于失去竞争动力,风帆战舰的吨位竞赛在19世纪初期一度停滞了下来,排水量很少再突破5000吨的大关。
不过,位于东方的奥斯曼帝国却在1827年掀起了一次海军建设浪潮,进而催生了一艘世界最大的风帆战列舰。
1827年,纳瓦里诺海战爆发,支援希腊独立战争的英国、法国、俄国三国联合舰队,在纳瓦里诺湾大败土耳其-埃及联合舰队。此战中,三国联合舰队拥有舰船22艘,其中战列舰(74门炮以上)10艘、护卫舰(64门炮以下)10艘,土埃联军则拥有各式舰船78艘,但战列舰只有3艘,护卫舰有17艘。
面对以战列舰为核心的三国联合舰队,以中小舰船为主的奥斯曼海军在火力、防护方面处于绝对劣势。舰队在海战中几乎损失殆尽(土埃联军60多艘舰船被击沉、焚毁或俘虏),三国联军则没有一艘军舰沉没。
纳瓦里诺海战,成为了希腊独立战争的决定性战役,奥斯曼帝国经此一役国势大衰。战后,奥斯曼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1808-1839年在位)认为,海军缺乏大型战舰是重要的战败原因。因此,他将建设海军作为恢复帝国军力的最优先工作,也希望借建造大型战舰来恢复国家士气。
在马哈茂德二世的命令下,效力于奥斯曼海军的建筑师梅赫梅特·卡尔法和工程师梅赫梅特·埃芬迪作为主要负责人,设计出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风帆战舰——“马哈茂迪耶”号一级战列舰。1827年,“马哈茂迪耶”号在伊斯坦布尔金角湾的帝国造船厂开工建造,1829年建成下水。
自建成之日起,“马哈茂迪耶”号就当仁不让成为了奥斯曼海军的旗舰。
世界最大战舰的吨位纪录保持了20多年
“马哈茂迪耶”号战列舰采用了三层火炮甲板,全长76.15米,宽21.22米,拥有128门火炮,舰员多达1280人。“马哈茂迪耶”号的排水量并没有明确记载,后世研究根据舰体尺寸估计为5835吨。这些数据在当时都是空前的。
仅以长度来看,“马哈茂迪耶”号就远远大于其他竞争对手。例如西班牙“至圣三位一体”号长61.3米(4950吨),法国“东方”号长65.18米(5095吨),俄国“阿波斯特洛夫”级长63.4米(4790吨),美国“宾夕法尼亚”号长64米(约5000吨)。
到了1847年,法国最大的三甲板风帆战列舰“瓦尔密”号下水,该舰的满载排水量达到了5826吨,拥有120门火炮,与“马哈茂迪耶”号的吨位非常接近。但是“瓦尔密”号长度为64.05米,宽度为18.11米,均不如“马哈茂迪耶”号。
直到1852年,英国新型风帆战列舰“威灵顿”号建成下水,长度达到了73米,排水量突破了6000吨,拥有131门火炮,终于将“世界最大战舰”的王冠夺了过来。但是,“威灵顿”号战列舰安装了一台780马力的蒸汽机,已经属于混合动力式风帆战舰。所以,“马哈茂迪耶”号作为人类史上“最大的纯风帆战舰”,这项纪录最终被全世界所公认。
“马哈茂迪耶”号除了吨位特别大外,舰载火炮也是不同凡响。在当时,英法海军的火炮口径布置非常均衡。英法风帆战列舰一般用12磅、24磅、36磅火炮分别布置在三层甲板上,艏楼等位置则安装少量大口径火炮,比如“胜利”号就安装了两门68磅(31千克弹丸)大炮。
相比之下,“马哈茂迪耶”号的多数甲板火炮与英法海军接近,但火炮甲板却还另外布置了部分3磅小型火炮,以及少数500磅的超大型火炮。这种500磅超级大炮,是奥斯曼帝国的传统杀手锏,专门发射巨型石弹(重达227千克),颇有当年“乌尔班巨炮”的遗风(可发射1500磅,即680千克石弹)。“马哈茂迪耶”号的这种巨型射石炮,在近距离威力极大,但射程并不远(仅几百米),而且装填速度非常缓慢,在海战中基本是一次性武器。
“马哈茂迪耶”号战列舰的吨位和火力在当时冠绝世界,并且一直担当着奥斯曼海军的招牌,但是它的服役生涯却充满了喜剧和闹剧。
英国“威灵顿”号战列舰
旗舰“马哈茂迪耶”号带着整个奥斯曼舰队叛逃埃及
1839年4月,第二次土耳其-埃及战争爆发。奥斯曼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以拒绝纳贡为名,主动进攻埃及的阿里王朝。但是,战争的过程却让土耳其人丢尽了脸,并且还发生了奥斯曼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国耻事件——奥斯曼海军舰队集体叛逃!
当时的埃及虽然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附庸,但经过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和治理,国力和军力蒸蒸日上。开战后,埃及军队在叙利亚等地连战连捷,打得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全线崩溃。气急攻心之下,奥斯曼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在1839年7月1日突然驾崩,年仅16岁的幼子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即位,新政权完全被亲俄派掌握,结果酿成了巨变。
穆罕默德·阿里
奥斯曼帝国与俄国在黑海周边一直存在着霸权之争,历史上爆发过十几次俄土战争,双方积怨已久。因此,亲俄派上台后立刻遭到了国内反俄势力的强烈反弹。在这些人中,行动最果断、影响最大的就是奥斯曼舰队总司令艾哈迈德·费伊兹帕夏。
艾哈迈德·费伊兹帕夏不满国家被亲俄派控制,于是在7月4日率领奥斯曼舰队主力发动兵变。艾哈迈德·费伊兹帕夏乘坐旗舰“马哈茂迪耶”号,带领着奥斯曼海军25艘主力战舰和两万多水兵从伊斯坦布尔启航,开向了外海。叛变的奥斯曼舰队,在亲埃及的法国人协助下,摆脱了英俄舰队的阻拦,转移到了希腊的科斯岛。
7月14日,奥斯曼叛变舰队与埃及达成了协议,集体投靠埃及阿里王朝。当时在一些土耳其人看来,与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的战争,实际是奥斯曼的内战。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也颇有支持者。在奥斯曼帝国濒临崩溃的历史背景下,阿里甚至被一些人视为国家的拯救者。
这起突发事件,轰动当时整个欧洲。奥斯曼帝国海军称雄东地中海几百年,欧洲几大海军强国都曾经与奥斯曼海军进行过长期战争。这样的强大海军,竟然在一夜之间集体投靠敌国,在世界几千年历史里也是罕见的。也正因为这次叛逃,英国、俄国、奥地利等欧洲强国更加坚定了干涉埃土战争的决心。
在英、俄、奥等国直接出兵干涉下,埃土战争的局势被完全扭转,埃及阿里王朝的漫长海岸线也都被列强海军封锁。在内外交困下,穆罕默德·阿里被迫接受停战条款,割让大片土地,并重新宣誓臣服奥斯曼苏丹。作为停战条约的重要内容,1840年11月27日,奥斯曼叛逃舰队全部被送还给土耳其,其中也包括了世界最大战舰“马哈茂迪耶”号。
特别指出的是,1840年正是英国对中国清朝发动鸦片战争的那一年。
最大风帆战列舰的末路
“马哈茂迪耶”号在1829年建成时是世界最新最大的战舰,埃土战争时也仅仅服役10年而已,但由于维护成本高昂,缺乏足够的保养,这艘巨舰在埃土战争期间就已舰况不佳。在整个服役期中,“马哈茂迪耶”号更多是作为奥斯曼海军的招牌而存在,很少作为舰队主力而出战。
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11月30日,俄国黑海舰队在锡诺普海战中全歼土耳其分舰队。此战中,俄国海军出动了6艘战列舰,其中3艘是120门火炮的一级战列舰,此战也成为了风帆战列舰最后一次辉煌表演。
俄土战争最终引发了英国和法国的武装干涉,英法舰队集体进入黑海,帮助土耳其重新夺回了制海权。在这种大形势下,“马哈茂迪耶”号作为奥斯曼海军的招牌旗舰,也只能硬着头皮出战,率领其他土耳其军舰与英法组成联合舰队。
1854年4月,英法土联合舰队炮击塞瓦斯托波尔,将俄国黑海舰队围困在港口内,“马哈茂迪耶”号作为土耳其旗舰也参加了炮击。此时,“马哈茂迪耶”号已经不再是世界最大战舰了,更大的英国“威灵顿”号战列舰已经服役。不过,“威灵顿”号在战争期间被英国部署在本土和波罗的海,因此“马哈茂迪耶”号仍然是交战双方在黑海海域的最大战舰。
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和法国都开始大量使用蒸汽舰船,俄国和土耳其的老式风帆战舰已显得非常过时。1855年9月,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陷落,以风帆战舰为主的俄国黑海舰队在港口内全军覆灭,宣告着纯风帆战舰作为海军主力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战争结束后,“马哈茂迪耶”号虽然过时,但仍是世界少有的巨舰,因此奥斯曼土耳其试图用蒸汽机对其进行改装。但是,英国技师在对这艘风帆战列舰进行内部检查后,却发现这艘巨舰已经严重腐朽,根本不值得进行改装。所以,奥斯曼海军只好将为“马哈茂迪耶”号订购的蒸汽锅炉装在了另一艘护卫舰上。
此后的“马哈茂迪耶”号退居二线,和土耳其的其余老式风帆战舰一起泡在海水里慢慢老化。1874年,“马哈茂迪耶”号风帆战列舰正式宣告退役,舰名也转给了由英国建造的一艘6000吨级新式铁甲舰。
退役后再次历险:差点成人类第一艘被鱼雷艇击沉的战舰
退役后的“马哈茂迪耶”号,原本要进行拆解。但是,俄土战争在1877年再次爆发(这是第十一次了),近乎于废船的“马哈茂迪耶”号被动员上阵,竟然又差点创造历史纪录!
这一次,“马哈茂迪耶”号是作为运输船使用的,由于船体空军很大,被土耳其海军临时调来运送物资。1877年12月27日,“马哈茂迪耶”号与其他一些船只停泊在黑海东岸的巴统港内。但是这天夜里,俄国军舰“维利基·基尼亚兹·康斯坦丁”号在港外偷偷释放了四艘舰载鱼雷艇,四艘小艇趁着夜色潜入港内。这是人类第一次使用鱼雷艇进行海上作战!
当时,四艘俄国鱼雷艇各自携带有一枚“白头”鱼雷。这种早期鱼雷由压缩空气推进,速度只有6节(11公里/小时),射程也只有200米左右,因此只适合在夜间进行偷袭。
12月28日凌晨时分,潜入巴统港内的俄国鱼雷艇在黑夜中摸索许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体形最大的“马哈茂迪耶”号运输船。两艘鱼雷艇“切斯马”号、“锡诺普”号在200米距离上先后发射了“白头”鱼雷,人类第一次鱼雷袭击战即将创下首次战果!
但是,曾经担当过世界最大战舰兼奥斯曼海军旗舰的“马哈茂迪耶”号,这一次运气爆棚。两枚“白头”鱼雷很不争气,全都没有命中目标,一枚冲上了岸,一枚则击中了码头。早期的鱼雷不仅性能差,而且可靠性也不高,在夜色昏暗的作战条件下,使用者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术和勇气,还要有很强的运气。
俄国鱼雷艇虽然首战失利,但是在第二年1月26日再次夜袭巴统港。这一次,同样由“维利基·基尼亚兹·康斯坦丁”号在港外释放鱼雷艇。同样是“切斯马”号和“锡诺普”号发射鱼雷,但是发射距离抵近到了80米,终于一举击沉了土耳其“因蒂巴赫”号武装汽船(2000吨)。由此,俄国海军创造了第一次成功使用鱼雷艇击沉敌舰的世界纪录。
与世界纪录擦肩而过的“马哈茂迪耶”号,在俄土战争结束后,返回了金角湾的帝国造船厂,在出生地完成了拆解工作。
“马哈茂迪耶”号的一生是不平凡的,多次充当了重要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但它的服役生涯也是无聊的。尽管参加过多次重要战争,它却没取得任何像样的战果,也没能成为别人的战果,最终顺利地走进了拆船厂。作为曾经的世界最大战舰,这种结局不知算是幸运?还是不幸?(作者:陶慕剑)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带来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舰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内容请持续关注金符游戏,为你带来最新最全的游戏相关内容。
2022-11-07
2022-08-09
2022-09-23
2022-08-19
2022-09-23
1944战壕战
飞行射击22mb
下载
密室逃脱苹果版
休闲益智91.5MB
下载
密室逃脱苹果版
休闲益智34.9MB
下载
纸牌接龙蜘蛛纸牌苹果最新版
休闲益智24.3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免费
休闲益智101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
休闲益智17.7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版
休闲益智71.2MB
下载
蜘蛛纸牌苹果手机版
休闲益智71.2MB
下载
刺激大作战苹果版
休闲益智93.5MB
下载
Warhammer 40,000 Regicide 2.4游戏
策略塔防19 MB
下载